工程进度超89% 预计年内完工

三峡动物园园区一角。
本报讯 (记者 尧华燕 文/图)
三峡动物园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近日,记者从建设现场获悉,工程所涉及的28栋单体建筑已全部完工,绿化园林工程也基本结束,目前正全面推进丰容工程、室内装饰装修、安防工程与智能系统等收尾工作,整体进度超过89%,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全面竣工。 记者在现场看到,西大门区域的西大门广场、科普馆、沿街商业体、餐厅、管理用房及地下车库等配套建筑内外工程均已完工。区域内的小熊猫馆、鹦鹉长廊、可爱动物馆、类人猿馆、长颈鹿馆、大象馆等动物场馆也已全部建成,工人们正在加紧安装隔离设施等安防系统。 东大门区域同样进展显著,熊馆、狼馆、豹狮馆、两栖爬行动物馆、散养动物综合馆等场馆依山脚分布,室内装饰装修工作进入最后阶段。东大门广场、门头结构、交通转换体系中的4条匝道及停车场均已建设完成,引水隧洞也已全线贯通。工人正进行彩色步道与休闲驿站的铺装施工。 据了解,三峡动物园项目主要包括28栋建筑单体及园区工程,目前整体形象已立体呈现,预计年底前可全部完工。与此同时,动物引进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力争早日向公众开放。 三峡动物园东接龙溪河湿地公园,西倚狮子山,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涵盖动物场馆、兽医院、餐厅、沿街商业设施、后勤用房、草料库、出入口、车库及设备用房等。园区划分为入口景观区、中心休闲区、迷失森林休闲区、动物保障设施区、园务管理区、科普教育区及动物生境展示区七大功能区,大熊猫馆、小熊猫馆、大象馆、长颈鹿馆、河马馆、鹦鹉长廊、羚羊馆、类人猿馆、猛兽馆等各类动物场馆一应俱全。 据三峡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三峡库区高标准的生物多样性展示基地、首个库区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以及渝东北地区内容最丰富的自然教育目的地,三峡动物园被赋予动物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建成后,它将突破传统动物园的观赏模式,打造为集动物互动游乐、人与自然深度融合、生态保护与动物救助于一体的综合型山地动物园,不仅将满足万州及周边区县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强化万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